-
截至2月1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湖北、廣東、寧夏、江西、浙江5個省份的虛擬電廠先后建成投產,總聚合資源605.31兆瓦,增加可靈活調節的容量159.76兆瓦,標志著集團公司在虛擬電廠的新賽道上發力提速。產業報道能源,虛擬電廠2025-02-24 15:12:49 11260次瀏覽
-
超訊通信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約虧損150萬元至30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1879萬元相比,將出現顯著虧損。企業動態超訊通信2025-02-20 14:40:01 24531次瀏覽
-
科陸電子此次激勵計劃將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對公司的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企業動態科陸電子2025-02-19 11:45:31 21406次瀏覽
-
西門子與威勝能源將攜手為國內制造企業提供定制化出海方案,涵蓋從前期技術適配、產品本地化改造,到中期市場推廣、客戶對接,再到后期售后服務支持的全流程服務,助力國內制造企業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企業動態西門子,威勝能源2025-02-18 13:38:58 18159次瀏覽
-
《行動方案》明確指出,新型儲能制造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新興領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的基礎支撐。行業政策儲能,制造業2025-02-18 10:13:23 49969次瀏覽
-
2.01億千瓦!近日,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區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產業報道新能源裝機2025-02-17 13:43:53 17518次瀏覽
-
根據上交所近日發布公告顯示,2024年,國家能源集團所屬國電電力完成發電量4594.61億千瓦時,上網電量4366.87億千瓦時,按照可比口徑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0%和2.08%。產業報道能源,電力2025-02-12 17:29:18 18922次瀏覽
-
反鐵電材料,因其具有反平行極化構型,在電場作用下能發生反鐵電到鐵電的相轉變,展現出近零的剩余極化值和高極化強度,是電介質儲能材料的理想選擇。研發快訊電介質材料,儲能電容器2025-02-12 10:34:58 15731次瀏覽
-
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電源總裝機容量超過1.5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1.3億千瓦,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水電裝機增至8360.36萬千瓦,規模躍居全國第二位;綠色能源裝機占比、綠色發電量占比、...產業報道電源,能源2025-02-11 14:38:07 16744次瀏覽
-
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結算機制以及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行業政策電價市場化改革2025-02-11 14:37:29 44969次瀏覽
-
哈工大常云飛教授、王大偉教授課題組在介電儲能復合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聚合物基介質電容器具有充放電速率快、功率密度高、柔性好、可以自愈等優點,在儲能器件和先進電子電力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發快訊介電儲能復合材料2025-02-10 10:39:35 12445次瀏覽 -
國家能源局發布2024年12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交易數據
國家能源局發布2024年12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交易數據。產業報道可再生能源2025-02-08 17:27:39 12874次瀏覽 -
創歷史最高水平!廣東能源集團2024年度新增清潔能源裝機超千萬千瓦
2024年,廣東能源集團堅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全力實施“123高質量發展戰略”,綠色發展勢頭強勁,年度新增清潔能源裝機超千萬千瓦。產業報道清潔能源2025-02-08 16:22:25 19923次瀏覽 -
科陸電子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虧損4.8億元至3.8億元
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虧損在4.8億元至3.8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虧損5.29億元有所減虧,增幅為9.2%至28.11%。行業財報科陸電子,業績預告2025-02-08 11:11:01 16387次瀏覽
企業推薦
更多產品推薦
更多企業新聞
更多- 1智慧互聯!CET光儲EMS系統賦能深圳滿紛天地實現虛擬電廠高效調度與削峰填谷
- 2兩戰告捷不松勁,持續護航再出發 --記“430”和“531”收官
- 3智易時代亮相SNEC PV+第18屆國際太陽能光伏&儲能技術與裝備(上海)展覽會
- 4“光儲一體化”有哪些具體案例?
- 5CET中電技術獲工信部第二屆能源電子產業創新大賽重點終端應用賽道二等獎
- 6CET中電技術助力老撾東薩宏水電站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落地
- 7屋頂變身“發電站”,CET助力中聯重科廠區分布式光伏項目落地
- 8屋頂秒變 “綠色發電站”!
- 9分享π:派諾科技能源物聯網“小巨人”,視創新為第一動力
- 10喜悅π:派諾科技參與項目榮獲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科技成果推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