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9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我們會根據您處理的污水跟現場的情況專門為您設計方案,大大小小的污水設備價格便宜,讓您*選購。
一體化生化處理設備、污水處理生化一體機、污水生化處理盡在魯盛水處理。
公司基本實現現貨供應,大設備供貨期一般在2-3天,物流專車送貨,快速到達。
隨著社會發展,洗滌劑等磷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導致自然界水體中磷含量超標愈發普遍。*,磷是生物體所需主要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繁殖起關鍵作用,因而磷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個主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表水環境富營養化嚴重與磷超標密不可分,因而數十年來政府異常關注地表水及企業排水中總磷指標,且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對污水排放的監管也將愈發嚴格。磷污染與控制將是每個排水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污水中的磷通常以正磷酸鹽、聚磷酸鹽、ci磷酸鹽以及有機磷等形式存在。含磷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化學法、生物法、吸附法、結晶法等。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污水處理廠使用化學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下面做個簡單的介紹。
1 化學法
化學除磷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學藥劑,生成難溶性鹽,形成絮凝體后與水分離,從而去除污水中的磷。化學除磷法效率要高于生物除磷,出水TP可滿足一級排放要求,而且運行比較穩定。
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化學除磷法得到了廣泛應用。美國的South shore和JonesI sland污水處理廠、挪威的0slo west污水處理廠、瑞典的污水處理廠大多是采用化學除磷法。香港于1997年5月建成了世界上zui大規模之一的化學除磷法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可達3.451 6×108m3/d。上海的竹園污水處理廠和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均采用了化學除磷法。
根據廢水中磷的存在形式不同,化學除磷法所投加的藥劑也將不同,針對常見的正磷,一般采用石灰沉淀法和金屬鹽沉淀法。石灰沉淀法主要是生成羥基磷灰石,pH對其的除磷效果影響較大,一般將pH控制在9.5~10.0之間。
長隆的高效除磷劑中性條件即可有較好的處理效率,投資小,操作方便,在市政和工業除磷中有普遍的應用。
電鍍、線路板行業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次磷,針對該類次磷廢水石灰沉淀法和金屬鹽沉淀法的除磷效率較低,需采用次磷除磷劑配合氧化劑將次磷轉化為沉淀去除。
2 生物法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分為2大類:
第1類是以聚磷菌為主。以聚磷菌為主的除磷過程,主要是通過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吸收廢水中溶解性的有機物合成β- 羥基丁酸( PHB )等,此過程所利用的能量是通過體內聚磷酸鹽的分解產生的,因此會釋放磷;好氧條件下,通過細胞內PHB的分解產生能量,聚磷菌可以過量吸收廢水中的磷酸鹽,磷酸鹽在細胞內發生一系列反應會轉化為聚磷酸鹽,zui后通過排放富磷污泥達到除磷目的。
第2類是以反硝化聚磷菌為主。以反硝化聚磷菌為主的除磷過程,厭氧階段與聚磷菌在厭氧階段過程一致,在缺氧階段,反硝化聚磷菌通過反硝化除磷,它以NO3-和O2-為電子受體,利用體內的PHB作能源和碳源,分解成乙酰CoA,一部分用于細胞合成,大部分進入三羧酸循環和乙醛酸循環,產生氫離子和電子;從PHB分解過程中也產生氫離子和電子,這2部分氫離子和電子經過電子傳遞產生能量,產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正常的生長繁殖,另一部分供其主動吸收環境中的磷,并合成聚磷,故而反硝化聚磷菌從廢水中過量攝取磷,磷同樣可以通過排放富磷污泥除去。
因此,生物除磷的除磷效果關鍵在于厭氧區狀態的好壞,通過對廢水與污泥回流的混合過程,使得發酵與磷釋放同時進行。相對于除磷劑除磷成本更低,但無法將磷*去除,所以污水處理廠常采用化學除磷劑與生物除磷相結合。
3 吸附法
吸附法除磷是通過將具有一定表面活性基團的除磷劑投入廢水中,除磷劑的活性基團與磷發生鍵合作用,從而實現將磷富集的目的,進而達到除磷效果。吸附法具有以下優點:① 適用水體廣,無論是對工業廢水的處理,還是對生活污水或者地表水的處理均適用;② 吸附速率快;③ 吸附劑的使用過程對環境友好;④ 吸附劑具有可回收的特性。但是吸附法受吸附劑的飽和吸附量和pH的影響。目前使用的除磷吸附劑zui多的是活性炭、生物質、金屬氧化物、黏土礦物等。
4 結晶法
結晶法除磷技術有2種,一種是向已含鈣的含磷廢水中投加OH-形成難溶的羥基HAP (羥基磷酸鈣)晶體,另外一種是向已含NH4+的含磷廢水中投加Mg2+形成MAP(磷酸銨鎂)晶體。磷酸銨鎂,俗名鳥糞石,呈白色晶體狀,難溶于水,是一種品味優良的磷礦石,鳥糞石也是一種良好的農業緩釋肥料,相比與其他農肥肥效更高。因此,用結晶法除磷,可以達到磷資源化利用,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除磷方式。結晶法除磷具有多種影響因素,其中包括pH值、反應物之間物質的量之比、晶種類型和反應時間(HRT)。含鹽水首*入冷凝器中預熱、脫氣,而后被分成兩股物流。一股作為冷卻水排回大海,另一股作為蒸餾過程的進料。
每天9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進料含鹽水加入阻垢劑后被引入到蒸發器的后幾效中。料液經噴嘴被均勻分布到蒸發器的頂排管上,然后沿頂排管以薄膜形式向下流動,部分水吸收管內冷凝蒸汽的潛熱而蒸發。
二次蒸汽在下一效中冷凝成產品水,剩余料液由泵輸送到蒸發器的下一個效組中,該組的操作溫度比上一組略高,在新的效組中重復噴淋、蒸發、冷凝過程。剩余的料液由泵往高溫效組輸送,zui后在溫度zui高的效組中以濃縮液的形式離開裝置。
生蒸汽被輸入到效的蒸發管內并在管內冷凝,管外含鹽水產生與冷凝量基本等量的二次蒸汽。
由于第二效的操作壓力要低于效,二次蒸汽在經過汽液分離器后,進入下一效傳熱管。蒸發、冷凝過程在各效重復,每效均產生基本等量的蒸餾水,zui后一效的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含鹽水冷凝。
效的冷凝液返回蒸汽發生器,其余效的冷凝液進入產品水罐,各效產品水罐相連。由于各效壓力不同使產品水閃蒸,并將熱量帶回蒸發器。
這樣,產品水呈階梯狀流動并被逐級閃蒸冷卻,回收的熱量可提高系統的總效率。被冷卻的產品水由產品水泵輸送到產品水儲罐。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水是平均含鹽量小于5mg/1的純水。
濃鹽水從效呈階梯狀流入一系列的濃鹽水閃蒸罐中,過熱的濃鹽水被閃蒸以回收其熱量。經過閃蒸冷卻之后的濃鹽水zui后經濃鹽水泵排回大海。
不凝氣在冷凝器富集,由真空泵抽出。
低溫多效蒸發的技術優勢
從其上述原理可以看出,低溫多效蒸發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由于操作溫度低,可避免或減緩設備的腐蝕和結垢。
2、由于操作溫度低,可充分利用電廠和化工廠的低溫廢熱,對低溫多效蒸發技術而言,50℃-70℃的低品位蒸汽均可作為理想的熱源,可大大減輕抽取背壓蒸汽對電廠發電的影響。
3、進料含鹽水的預處理更為簡單。系統低溫操作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大大的簡化了含鹽水的預處理過程。含鹽水進入低溫多效裝置之前只需經過篩網過濾和加入少量阻垢劑就行,而不象多級閃蒸那樣必須進行加酸脫氣處理。
4、系統的操作彈性大。在高峰期,該淡化系統可以提供設計值110%的產品水;而在低谷期,該淡化系統可以穩定地提供額定值40%的產品水。
5、系統的動力消耗小。低溫多效系統用于輸送液體的動力消耗很低,只有0、9- 1、2kWh/m3左右。如此可以大大的降低淡化水的制水成本,這一點對于電價較高的地區尤為重要。
6、系統的熱效率高。30余度的溫差即可安排12以上的傳熱效數,從而達到10左右的造水比。
7、系統的操作安全可靠。在低溫多效系統中,發生的是管內蒸汽冷凝而管外液膜蒸發,即使傳熱管發生了腐蝕穿孔而泄漏,由于汽側壓力大于液膜側壓力,濃鹽水不會流到產品水中,充其量只會產生蒸汽的少量泄漏而影響造水量。
煉化企業有大量富裕的低溫余熱待利用,經過低溫多效蒸發技術處理后的淡水可回用至多個工藝環節,如循環水補水等,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同時,實現了低溫余熱的高效利用。
因此,將低溫多效蒸發技術引入煉化企業水處理行業,利用其高造水比、處理水質好等優點,可以實現低溫余熱利用和煉化污水深度處理的有機結合,并解決煉化污水中高含鹽污水脫鹽難、能耗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