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F-0.5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設備價格便宜,質量好,有保障,同時我們有專門的物流專線,發貨快,按時到貨,不會耽誤您設備的安裝和使用。
我們一直以來以客戶立場實事求是的設計適合的工藝,從不夸大設計從不浪費一絲一毫,不會讓您花一分冤枉錢;
1、概述
人們通過長期實踐經驗得出,發電廠熱力設備的安全狀況,發電廠是否能夠經濟運行受到熱力系統中水品質的影響。天然水由于沒有經過處理,含有很多雜質,含有雜質的水進入熱力系統中的水汽循環系統,會對熱力設備造成損害。要想確保熱力系統中能夠有良好的水質,就必須要對水進行凈化處理,并且要對汽水質量進行嚴格監督。
2、電廠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
2.1、預處理
電廠鍋爐水處理工藝的個流程就是給水預處理,流程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澄清以及過濾,經過這幾項工作將水中的懸浮物及膠體物質去除,確保水中懸浮物的含量低于5mg/L,zui終得到澄清水。水經過預處理之后,還需要按照不同的用途進行深度處理。如在火力發電廠作為鍋爐用水,還必須用反滲透及離子交換的方法去除水中溶解性的鹽類;用加熱、抽真空和鼓風的方法去除水中溶解性氣體。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又稱水滑石類化合物或陰離子粘土,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元素組成的具有水滑石層狀晶體結構的氫氧化物。LDHs層狀結構中的層板帶有正電荷,使其具有記憶效應、層間陰離子可交換性及微孔結構等特性,因此廣泛應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醫藥、污水處理等領域.由于層間陰離子可交換性及微孔結構均有利于污水中氮素的去除,因此可嘗試將LDHs運用于人工濕地的脫氮工藝中。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有研究者試驗采用3種3價金屬化合物和3種2價金屬化合物兩兩組合生成 9種LDHs,并覆膜于人工濕地常用的生物陶粒基質表面,在小試系統中進行脫氮凈化實驗,觀察生物陶粒基質經不同類型LDHs覆膜改性后對垂直流人工濕地中氮素污染物凈化效果的提升作用,為篩選合適的天然基質及有針對性的改性方式,以增強濕地系統的脫氮效果提供參考。
納濾技術在垃圾滲透液處理中的應用
納濾技術本身具有以下特點:
?具有對小分子溶質的選擇透過性;
?溶質分子(離子)的電性對NF膜的選擇性影響明顯;
?膜品種多,分離性能有差別;
?壓力、溫度、濃度、pH以及離子強度各種操作條件對于NF系統的分離性能影響大;
?應用范圍廣,技術條件變化多;
垃圾滲濾液成分復雜、含有*濃度的COD(5000-10000ppm)和懸浮物。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使用納濾技術,其工藝的首要目標就是去除COD,達到排放標準并可以回用。典型的處理流程如下圖示:
常規的水處理系統都采用漸縮直通式系統設計,但垃圾滲濾液污染性*,因此采用專門用于特種分離工藝的多段循環系統設計,才能保證納濾膜在強污染環境中的運行效率,達到回收率85%,化學清洗周期3-5周。
GE的專li三層復合膜結構
納濾膜應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時,由于污染物質在膜表面附著、積累或吸附而導致的膜污染,是影響膜系統有效運行的主要障礙。而膜表面越光滑,越不容易被污染。GE的納濾膜采用專li的三層復合膜結構,不僅光滑、耐清洗還耐高溫。
GE三層復合膜=更光滑的膜表面=更好的抗污染性,同時GE的專li技術保持了優異的離子選擇性和通量值。
用案例說話
安徽某垃圾填埋場采用納濾工藝處理滲濾液,原有的納濾膜出水COD不能達到污水排放標準,遂采用GE專li納濾膜進行更換。
該項目的進水水質TOC高達530-910 mg/L,TDS11400-18800mg/L,
納濾膜系統設計要求出水量為8.5立方米/小時,運行壓力7-9 bar,回收率需達85%。
運行結果
7-9公斤壓力下,8-10t/h產水流量,達到設計值要求。
膜元件更換前后,在對COD,硬度和多價離子的去除率上,GE納濾膜有明顯的優異性。
有機物去除率更高: TOC去除率 94% vs. 70 %
選擇性更好, 對二價離子的去除率更高,對一價離子的去除率更低。
?Ca去除率 60% vs. 50%,Mg去除率50% vs. 25%
?PO4去除率95% vs. 70%,SO4去除率95% vs. 50%
?Na去除率10% vs. 30%
WSZ-AO-F-0.5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一般來說,油在污水中主要以浮油、乳化油和溶解油三種形式存在,并且任何一種含油污水都不可能是一種形式存在于污水中,而是以三種形式組成的混合液。含油污水的來源不同從而導致三種形式的含量不同。研究表明,機務段、機務折返段和車輛段的含油污水主要以浮油為主,乳化油次之,溶解油極少。通常重力隔油-氣浮預處理工藝主要去除粒徑(100~200μm)較大的浮油,總去除率約為60%-70%;乳化油的粒徑較小,一般小于10μm,其在污水中分散度較大,能夠在污水中達到重力平衡而形成穩定的體系,因而難以通過重力分離的方法將其去除。
目前,國內較為典型的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隔油-氣浮-砂濾-活性炭過濾,如南京東機務段和上海機務段。其中上海機務段排放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回用水達到《鐵路回用水水質標準》(TB/T3007-2000)。本項目在Nairobi South機務段和Mombasa Port機務折返段分別設有氣浮設備間,含油污水經隔油池去除污水中的浮油后進入氣浮設備間;在進入氣浮設備前,投加石灰乳以破壞乳化油在污水中的穩定形態,從而提高氣浮設備對油污的去除率。氣浮-隔油后的污水經砂濾-碳慮雙層吸附進一步去除乳化油,出水匯入站區排水管網后和站區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或站區自建污水處理廠。
考慮到Nairobi South和Mombasa Port兩個區段站站區污水量較大,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定采用SBR污水處理工藝作為綜合污水預處理后的生化或深度處理。SBR處理工藝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構筑物少、基建費用低;
2、處理效果好,因其在整個運行過程中能夠實現好氧、缺氧與厭氧狀態的交替出現,很大程度的滿足了脫氮除磷的環境條件,從而實現了硝化反硝化脫氮和好氧除磷的目的,保證了出水水質。
3、污泥沉降性能較好,耐沖擊負荷高,對于水量變化頻繁的車站污水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4、自動化程度高,從進水、曝氣到出水均能夠實現自動控制,無需專人長期值守,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本項目設計采用的SBR處理工藝主要由進水、格柵間、SBR一體化處理設備、污泥池、消毒池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