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除塵器是工業生產中常用的一種除塵設備,旋風除塵器利用旋風分離的原理,將氣體中的粉塵顆粒分離出來。旋風除塵器內部沒有運動部件,維護方便,制作、管理很方便。處理相同風量的情況下體積小,結構簡單,價格便宜。
旋風除塵器是一種利用離心力分離氣體中粉塵顆粒的設備,其結構組成直接影響除塵效率和使用壽命,以下是其核心結構組成及功能說明:
1. 進氣口
功能:引導含塵氣體以切線方向進入圓筒體,形成旋轉氣流。
設計要點:入口形狀多為矩形或圓形,需維持氣流均勻分布,避免局部流速過高導致湍流。入口風速一般控制在15-20m/s,過高會增加阻力,過低則降低離心力。
2. 圓筒體
功能:作為氣流旋轉的主要空間,粉塵在離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
設計要點:內壁需光滑以減少摩擦阻力,通常由鋼板或耐磨材料制成。直徑和高度需匹配,一般直徑越大,處理風量越大,但除塵效率會下降。
3. 圓錐體
功能:連接圓筒體與灰斗,通過逐漸縮小的直徑加速氣流,增強粉塵分離效果。
設計要點:錐角一般為15°-20°,過大會導致粉塵二次夾帶,過小則增加阻力。錐體高度通常為圓筒體直徑的1.5-2倍。
4. 灰斗
功能:收集從器壁滑落的粉塵,防止其被重新卷入氣流。
設計要點:通常為錐形或漏斗形,底部設有卸灰閥(如星型卸料器)定期排灰。灰斗內需避免積灰死角,防止粉塵板結。
5. 排氣口(排氣管)
功能:排出凈化后的氣體,通常位于除塵器頂部或上部。
設計要點:直徑和插入深度需優化,避免短路流(氣體未充分旋轉即排出)。排氣口直徑一般為圓筒體直徑的0.4-0.5倍。
6. 輔助結構(可選)
內筒:延長排氣路徑,減少氣體短路,提高除塵效率。
防渦板:安裝在排氣口下方,破壞氣流旋轉,降低阻力。
耐磨內襯:保護器壁免受高磨損性粉塵的侵蝕,延長設備壽命。
旋風除塵器的結構設計需平衡除塵效率、阻力損失和設備壽命,實際應用中需根據粉塵特性、處理風量和排放要求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