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下游】7月24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和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共同建設的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技術聯合實驗室(簡稱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
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推動再電氣化、開展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意義重大。據介紹,在國家政策支持、公司大力推動下,電能替代產業發展迅速,僅今年上半年,公司拓展電能替代項目2.6萬個,完成替代電量732億千瓦時。電能替代產業發展呈現“形式多種,技術繁榮”的特點,電能替代技術由初的單一、集中向大規模、多領域轉變。
然而,在電能替代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著相關技術
標準和測評體系不完善,大規模電采暖負荷接入對電網影響較大,科學的設備選型與使用指導方案不足,電價執行和補貼標準等支持政策有待進一步精細化等問題。
聯合實驗室屬于國家電網公司第五批實驗室,于今年1月獲批命名,工作內容包括電能替代相關政策研究、技術研究、示范應用等,其成立對解決電能替代實施過程中標準缺失等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電科院,國網北京、天津電力3家單位累計投入科研經費超1.3億元,建設實驗室面積4000余平方米,承擔各類項目100余項,主導制訂相關標準20余項,為聯合實驗室建設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當日,聯合實驗室召開了一屆學術委員會次會議。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余貽鑫指出,電能替代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聯合實驗室要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建立靈活的創新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扎實推進電能替代工作提供全面支撐。來自同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國網冀北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的跨專業領域與會專家對聯合實驗室的發展提出建議,并表示將從所在領域對聯合實驗室發展給予支持并積極開展合作。國網科技部、營銷部分別對聯合實驗室發展提出工作要求。
聯合實驗室將依托現有科研條件,強化基礎前瞻性研究,堅持需求導向,科學規劃未來科研布局,加強電能替代基礎前瞻技術的聯合攻關,加強科研課題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電能替代標準體系和測評體系,完善成果轉化機制,加快研究成果產業化、市場化進程。
(原文標題:公司電能替代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加強基礎前瞻技術攻關 建立健全標準和測評體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