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上游】導讀:人才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的支柱。但在當前我國在這一領域人才缺口巨大,高達30萬人,留住與吸引人才,成為中國芯片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多年以來,我國芯片行業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相比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近年來,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研發投入逐漸增加,芯片市場規模占GDP的比重持續上升。2019年,中國芯片市場規模占GDP的比重為0.76%,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至0.82%。
近年來,芯片成了熱詞。作為現代工業的“糧食”,芯片在全球科技產業鏈當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關于芯片的人才,卻不是很多,以芯片架構師為例,要主導AI、處理器芯片架構設計、競爭分析和規格定義,負責大型芯片的架構設計,關鍵模塊的把控和設計等,騰訊要求熟悉從AI芯片和通用處理器架構與電路設計,設計公司一線技術專家優先考慮,有大型芯片的架構設計和關鍵模塊的把控和設計的項目經驗等。
人才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的支柱。但在當前我國在這一領域人才缺口巨大,高達30萬人,留住與吸引人才,成為中國芯片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面對這一情況,4000億市值的中國芯片企業——中芯國際已經出手,為其他中國企業做出表率。
7月19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關于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議案顯示,中芯國際將向3944名激勵對象,以20元/股的價格授予共計6753.52萬股限制性股票。
據了解,中芯國際的舉動覆蓋了公司近23%的員工,平均下來每人能獲得55萬元的浮盈。其中,周子學、蔣尚義、梁孟松與趙海軍這四名中芯國際核心人物,均獲得了40萬股的股權激勵,股票價值在2000萬元左右。中芯國際之所以會如此大手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留住人才。
當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缺口巨大,芯片產業福利待遇不足更是加劇了人才流失。2019年,我國芯片產業從業人員平均月薪約為1萬元,低于互聯網行業與美國芯片產業,留住人才較為重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