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有關“重視新污染物治理”的工作部署,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當前,我國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藍水清”正在成為現實。但與此同時,新污染物引發的環境和健康風險正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新污染物不同于常規污染物,指新近發現或被關注,對生態環 境或人體健康存在風險,尚未納入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風險的污染物。新污染物多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 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在環境中即使濃度較低,也可能具有顯著的環境與健康風險,其危害具有潛在性和隱蔽性。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我國是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大國,新污染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底數不清,環境與健康風險隱患大。有效防控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是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永續發展。為切實加強新污染物治理,保障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制定本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工作目標、行動舉措和首批重點管控新污 染物清單。
總體要求部分強調了新污染物治理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 作重點和意義。工作目標部分對照《綱要》有關建設美麗中國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要求,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的2025年具體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到2025年,重點是打基礎、建體系,并重點管控 一批國內外高度關注的新污染物的環境風險。在“十四五”的基礎 上,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較為完善的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能力大幅提升,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行動舉措有六項。行動舉措一是建立健全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 理法規制度體系,完善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制度。行動舉措二是開展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識別重點管控的新污染 物,動態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行動舉措三、四、五是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管控,包括嚴格涉新污染物產品源頭管控、加強生產和使用過程控制、強化大氣、水、土壤等多環境介質新污染物協同治理等措施。行動舉措六是夯實新污染物治理基礎和保障, 明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管執法、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科技 支撐力度、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強社會共治、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具體要求。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