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上游】導讀: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智能
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CAGR約為8.3%,同時,預計國產率在2021年達到31%,2026年提升至40%。至2026年,由國內廠商貢獻的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規模為669億元。
20世紀開始,我國開始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探索。20世紀80年代-2010年,我國對于智能傳感器的研究不斷深入,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持續上升,發展迎來加速度。
目前,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呈以產業集群形態發展、主要應用領域集中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以及優勢智能傳感器產品主要為聲學、慣性、
壓力傳感器等特征。
智能傳感器是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與一般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具有以下三個優點:通過軟件技術可實現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編程自動化能力;功能多樣化。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智能傳感器的市場正在高速增長中。智能傳感器是集成了傳感器、致動器與電子電路的智能器件,或是集成了傳感元件和微處理器,并具有監測與處理功能的器件。
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廠商智能傳感器行業規模為259億元。初步測算,2020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為148億美元。
另外,據中國通信院對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的測算,2016-2019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CAGR約為8.3%,同時,預計國產率在2021年達到31%,2026年提升至40%。至2026年,由國內廠商貢獻的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規模為669億元。
此外,智能傳感器作為廣泛地系統前端感知器件,既可以助推傳統產業的升級,例如,傳統工業的升級、傳統家電的智能化升級;又可以對創新應用進行推動,比如機器人、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無人機、智慧家庭、智慧醫療和養老等領域。
在工業領域,傳統企業面臨人力成本提高、市場需求下降等問題,傳統企業開始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自動化、智能化。在整個轉型中,智能傳感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
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智能傳感器行業帶來巨大發展契機。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持續上升,發展迎來加速度,前景廣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