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GB/T 41248-2022《燃氣計量系統》國家標準獲批發布,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GB/T 41248-2022《燃氣計量系統》國家標準由TC124(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TC124SC1(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溫度、流量、機械量、物位、
顯示儀表、執行器和結構裝置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GB/T 41248-2022《燃氣計量系統》國家標準由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金卡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前衛表業有限公司、天信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蒼南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思達特測控設備有限公司、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思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成市宇翔實業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分公司、國家石油天然氣大流量計量站南京分站、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等17家單位參與起草完成。
天然氣計量系統建設、投產和運行期間都是按照單體設備進行驗收和運行管理,沒有對整個燃氣計量系統的國家標準要求。為投產前和運行中的天然氣計量系統的性能評價提供科學和標準的方法,以滿足國內快速發展的天然氣貿易交接計量的監管需求,所以制定本標準非常必要。
本標準參考:B/T 11062-2014 天然氣 發熱量、密度、相對密度和沃泊指數的計算方法;GB/T 13610-2014 天然氣的組成分析 氣相色譜法;GB/T 17747.1-2011 天然氣壓縮因子的計算 第1部分:導論和指南;GB/T 17747.2-2011 天然氣壓縮因子的計算 第2部分:用摩爾組成進行計算;GB/T 17747.3-2011 天然氣壓縮因子的計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進行計算;GB/T 18603-2014 天然氣計量系統技術要求;GB/T 22723-2008 天然氣能量的測定;GB/T 32201-2015氣體流量計;OIML D11:2004 電子測量儀表通用要求;OIML D31:2008 軟件控制測量儀表的通用要求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標準與OIML建議R140:2007相比在結構上有調整,附錄H中列出了本標準與OIML建議R140:2007《燃氣計量系統》的章條編號對照一覽表。與R140:2007相比,本標準主要做了如下編輯性修改和調整:刪除了原標準的第1章“序言”,修改增加了“前言”;按照GB/T 1.1-2009的規則將建議R140的第1章和2章合并為第1章;按照GB/T 1.1的要求,將范圍修改;按照GB/T 1.1-2009的規則增加了第二章 規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引用了R140的附錄H;按照GB/T 1.1-2009的規則適當調整了一些章節順序;按照GB/T 1.1-2009的規則要求,將建議的第4章做了修改采用,調整原來第5章為第4章;相關ISO標準對應國家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燃氣計量系統的術語和定義、計量系統總體要求、計量單位和縮寫、計量要求、技術要求、流量計、測量模塊和輔助設備的技術要求、電子設備技術要求和計量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設計在標況條件下大流量大于等于100 m3/h,工作壓力大于等于200 kPa(壓力)的燃氣計量系統,不適用于車用壓縮天然氣(CNG)計量系統。本標準不提供適用于流量計的任何要求。本標準不適用膜式燃氣表。
GB/T 41248-2022《燃氣計量系統》國家標準充分考慮了燃氣計量系統企業生產技術的共性,規范了投產前和運行中的天然氣計量系統的性能評價方法和標準,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滿足了國內快速發展的天然氣貿易交接計量的監管需求。
本標準指導和規范了天然氣計量系統性能評價方法,補充和完善了天然氣計量量值溯源體系、計量管理體系和計量檢測體系,增強了對燃氣計量系統產品質量的技術保障能力。對于確保天然氣計量的公平、科學、準確、可靠,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