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連作使大棚這一特殊的內部生態(tài)環(huán)境,尤其是土壤理化性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并且已出現(xiàn)了一些障礙問題,但由于作物、土壤和栽培模式等的不同,產生障礙的機理也有所不同,土壤養(yǎng)分的 變化可以使用土壤養(yǎng)分速測儀進行養(yǎng)分的測定以及利用、本文則是簡單的分析一下韭菜大棚連作對于土壤養(yǎng)分以及鹽度的影響。
經調查確定土壤類型一致,田間管理相近,連作年限分別為5、10、15、20 a的韭菜大棚各3個和3個種植玉米的露地(對照)。養(yǎng)根期(5月中旬)潑灑人糞尿12 000 kg/hm2,以化肥的形式施入純氮(N)825 kg/hm2,純磷(P2O5)1 350 kg/hm2。50 %的氮、磷于養(yǎng)根期結合灌水撒施;50 %氮、磷于扣棚期撒施,覆2 cm的跳根土后澆水。以梅花形5點取第1刀韭菜鮮樣進行測定,每點為2 m2;扣棚前(9月中旬)S形5點取耕層土壤。土壤養(yǎng)分以及鹽分的測定直接使用土壤肥料養(yǎng)分速測儀進行測定分析。
連作會造成土壤性質的改變,土壤性質的改變必然會影響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及吸肥吸水能力,從而引起蔬菜對各營養(yǎng)元素吸收不平衡,酸性土壤可引起Mn中毒和發(fā)生缺Fe病,石灰性土壤可能引起缺乏Fe、Zn和Cu。對露地栽培和大棚韭菜連作5、10、15、25 a土壤進行養(yǎng)分含量狀況分析,結果見表2。
表2表明:大棚韭菜連作的土壤,其全氮、*磷和有機質均高于露地土壤,且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連作土壤*鉀含量和pH值均低于露地土壤,且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說明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土壤N、P含量有增加的趨勢,土壤N、P養(yǎng)分庫較豐富,且土壤供應P的能力增強,但供應K的能力減弱,這可能是由于大棚連年增施有機肥及N、P類化肥、使土壤有機肥及N、P養(yǎng)分隨連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由于K肥常常被忽視,致使土壤K肥的供應能力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而減弱。pH值降低可能是因為大棚的生物量較大,根際有機酸分泌量較高,引起根區(qū)酸化。
農田氮肥的不合理施用會產生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氮素淋失作為氮素損失途徑之一,有可能隨水分淋溶下滲或隨徑流遷移而污染地下水源和河流。土壤溶液濃度過大,使土壤水勢降低,作物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減弱,而且元素間的拮抗作用也會影響作物對某些元素的吸收,致使生長發(fā)育不良,抗病力降低。
圖1說明,大棚耕層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這可能是由于施氮量遠大于植株的攜出量,造成氮素的逐年累積。連作時間在0~15 a范圍內,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的速度相對緩慢;但在15~20 a范圍內,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急劇增加,這可能是由于在連作0~15 a范圍內生物量相對較高,從土壤中攜走的氮素就多一些,而在連作15~20 a范圍內由于連作生物量相對較低,從土壤中攜走的氮素就少,造成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急劇升高。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