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爆型高低溫試驗箱的選購與使用中,不少人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只要設備貼有防爆標識,就代表其防爆性能可靠,卻對防爆標識背后不同標準的差異毫不在意。殊不知,這種輕視可能為設備運行埋下巨大安全隱患。

目前國際上常見的防爆標準眾多,如中國的 GB 標準、國際電工委員會的 IEC 標準、美國的 NFPA 標準以及歐洲的 ATEX 標準等,每個標準在技術要求和適用范圍上都有明顯區別。以 GB 標準為例,其將爆炸性氣體環境分為 0 區、1 區和 2 區,設備需根據不同區域要求設計制造,且對隔爆外殼的材質、接合面參數、強度等有著詳細規定。而 IEC 標準在應用廣泛,它不僅涵蓋氣體防爆,還對粉塵防爆做出規范,通過溫度組別(T1 - T6)來劃分設備表面允許的溫度,確保設備在運行時不會引燃周圍爆炸性物質。
不同標準在防爆等級劃分上也存在差異。NFPA 標準側重于從可燃性氣體或蒸汽的爆炸特性出發,將危險場所分為 Class I、Class II 和 Class III,每個 Class 又細分 Division 1 和 Division 2,對應不同的危險程度和設備防爆要求。ATEX 標準則強調設備的認證流程和標識統一性,其 Ex d IIC T6 等標識中,“Ex" 代表防爆,“d" 表示隔爆型,“IIC" 是氣體組別,“T6" 是溫度組別,每一項都有嚴格的技術參數與之對應。若混淆這些標準,將不滿足特定區域要求的設備投入使用,即便有防爆標識,也無法真正保障安全。


此外,不同標準在測試方法和認證流程上也不盡相同。GB 標準要求設備在通過嚴格的型式試驗和工廠質量保證體系審查后,才能獲得防爆合格證;IEC 標準的認證過程更注重互認,需經過機構的多輪檢測和評估;NFPA 標準的認證則與美國當地的法規和行業規范緊密結合,強調設備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安全性。如果企業僅以 “有防爆標識" 為選購標準,而不關注其符合的具體標準,很可能采購到無法適配實際使用環境的設備。
隔爆型高低溫試驗箱的防爆標識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不同防爆標準之間的差異也不容小覷。只有深入了解各標準的技術要求、等級劃分、測試認證流程,才能選對設備,讓隔爆型高低溫試驗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發揮出應有的性能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