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沈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起草,TC54(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國家標準計劃《鑄件 工業計算機射線照相檢測》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互聯網+”和 “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數字化射線檢測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膠片射線照相技術。作為數字化射線檢測技術之一的工業計算機射線照相檢測(CR),主要解決了大型、小批量、結構復雜鑄件的數字化射線檢測,檢測速度快,節約大量材料成本,避免了暗室化學污染,數字圖像存儲傳輸方便,實現智能識別評定。制定的鑄件工業計算機射線照相檢測標準,規范和指導鑄件進行工業計算機射線照相檢測(CR),提高鑄造制造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鑄造行業的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查詢到 EN12681-2:2017《鑄造射線檢測 第 2 部分 數字探測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相比:
1)只適用了鑄件工業計算機射線照相檢測,不包括采用數字探測器陣列(DDA)的射線數字成像檢測;
2)增加了訂貨須知的內容;
3)增加了 CR 系統、像質計、工藝文件的要求;
4)增加了 CR 系統的選擇;
5)修改了一次透照最大區域的確定;
6) 增加了曝光曲線;
7)增加了成像板的擦除;
8) 增加了圖像評定;
9) 修改了驗收標準,按合同、技術條件、圖紙或者其他協議等規定的驗收標準和等級,沒有制定專門的驗收標準;
10)修改了靈敏度,采用了與膠片法射線照相檢測國家標準一致的數值;
11)增加了附錄 A(資料性附錄)環形鑄件最少透照次數的確定。
本文件規定了鑄件采用存儲磷光成像板(IP)的工業計算機X和γ 射線照相檢測技術分級和補償規則、一般要求、檢測技術、圖像評定等。
本文件適用于鋼、鐵、銅及銅合金、鎳及鎳合金、鎂及鎂合金、鋁及鋁合金、鈦及鈦合金等材料的鑄件,其它金屬材料鑄件也可參照使用。
本標準的制定,能更好地推動鑄造行業由傳統的膠片成像技術向數字化射線檢測技術的發展,為企業開展鑄件數字射線檢測,提供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依據。大大降低檢測成本,提高檢測效率,與傳統的膠片射線照相檢測相比,材料成本減少約1∕6倍,工效提高1∕2倍,同時,綠色環保。符合國家對鑄造產業的要求,有利于推動鑄造行業對產品質量的控制與提升,有助于鑄造行業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為鑄造行業的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從而帶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